焦点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信息
首届中国发展经济学学者论坛在华中科技大学隆重举行
时间:2018-12-12       稿件来源:华中科技大学

  2018年12月7—9日,首届中国发展经济学学者论坛在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张培刚发展研究院、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共同发起。第一届由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承办。本届论坛以“中国经济结构变迁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中国经济发展各领域问题深入研讨,与此同时也鼓励学者们探讨发展经济学基础理论与学科建设问题。本届论坛征文通知发出后,海内外学者热烈响应,论坛共收到中英文稿件173篇,经专家遴选,共有56篇论文获邀参会。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张曙光研究员,《经济研究》常务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刘霞辉研究员,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教授,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万广华教授,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理事长、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经济研究》高级编审唐寿宁,《经济研究》编辑部编辑谢谦,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培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建华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宋德勇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徐长生教授,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郭熙保教授,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联席主任叶初升教授,北京大学经济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夏庆杰教授,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敬教授等200余人出席论坛。
  12月7日晚,中国发展经济学学者论坛召开了论坛发起单位第一次联席会议,6家发起单位负责人出席了本次会议。根据议程,会议讨论和完善了《中国发展经济学学者论坛章程》的修订草案;审议了本届论坛的筹备和组织工作;讨论了“首届中国发展经济学学者论坛”的优秀论文遴选情况;经过商议,与会代表一致同意第二届中国发展经济学学者论坛将由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承办。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宋德勇教授主持了8日上午的开幕式。《经济研究》常务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刘霞辉研究员致辞。 刘霞辉研究员在致辞中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生产已由过去满足人们的物质基本需求向满足人们的全方位需求演进。在这一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中,中国将面临与以往不同的内外部经济环境,这为发展经济学研究者提出了更多新的、也更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刘霞辉研究员希望通过本届中国发展经济学学者论坛,揭开新发展阶段下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新范式和新路径,殷切希望各位学者能够提出新问题并加以解决。最后,他衷心祝贺本届论坛的召开,也祝愿发展经济学科得到更好的发展。
论坛期间,17位来自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齐聚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带来了精彩热烈的主题演讲。

  主题演讲一:
  林毅夫教授围绕新结构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内容与研究视角发表了主旨演讲。他指出,要推动结构变化就需要改变要素禀赋结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按照每个时点上的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和技术,而要达到该目标必须有竞争性的市场和因势利导的政府这两个制度前提。张军教授发表了题为《考核的增长:环保问责如何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的主旨演讲。张军教授指出,环保考核改变了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理念,促使其投资冲动下降而更加关注环境;而且,中国地方政府间的攀比竞争以及中央政府GDP考核指标弱化是催生这一现象的重要机制。万广华教授结合全球化与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从收入分配角度解释了中美贸易战爆发的成因。他认为,全球化使发达国家的资本获得相对国内经济增长率更高的回报率,从而加剧了收入不均等。因此,美国收入分配的恶化使特朗普在推行去全球化政策过程中获得更多民意支持。巴曙松教授通过梳理香港参与推动新经济公司上市的理论逻辑,阐释了当前的新经济、新金融和新趋势。他指出,要推动新经济发展,金融制度需要进行创新以识别现有金融体系中的新经济成分,并不断完善金融制度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张建华教授从服务业占比不断上升视角切入探讨了经济发展问题。他认为,伴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在结构变化中要重视服务业升级,而服务业升级越往高级阶段演化,越要考虑到需求的变化,越要考虑到社会福利的增进,以及整个公共服务体系如何来跟它相适应,以及怎样来避免结构转换时收入分配不均问题。他同时指出,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生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相互融合发展。

  主题演讲二: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贺俊研究员发表了题为《中国高铁技术赶超的激励结构和能力积累》的主旨演讲,深入探讨了中国高铁技术创新的激励结构和能力积累的作用机制,并揭示了中国高铁技术的创新路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刘守英教授作了题为《张培刚农业工业化假说的中国实践》的报告。刘守英教授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阶段工业化发展的利弊得失印证了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理论,并结合湄潭工业化的特色实践道路再次彰显了张培刚理论的重大现实意义。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教授发表了题为《中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与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的报告。林伯强教授指出中国清洁低碳转型方向在于:能源效率提升、能源市场化改革和能源结构调整。他指出,未来中国能源结构调整仍存在很多困难,任重而道远。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张杰教授报告的题目是《中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的障碍与对策》。张杰教授将中国当前阶段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模式归纳为:纯烧钱模式+不可被轻易山寨模式。结合多年的企业实地调研,他指出中国核心技术创新突破难题主要有:一是如何把握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二是如何把握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关系;三是如何把握对外开放和自主可控的内在关系;四是构建创新匹配型金融体系。

  主题演讲三: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张曙光教授深入剖析了新经济发展对经济学理论的挑战,从以下四个维度进行了全面阐述:第一,数字信息化生产力是一个新的生产力;第二,从所有权中心论到使用权中心论的转变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第三,新经济下组织结构和制度安排发生变化;第四,经济学现实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史清华教授就劳动力外出流动的基本规则问题发表主旨演讲,他全面阐述了劳动力流动服从的机会规则、发展规则、挑战规则和扎堆规则。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龙小宁教授发表了题为《法治经济与营商环境》的报告。龙小宁教授指出,有为政府应该打造明确、公开、稳定、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推进透明治理,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与此同时,政府要尽量减少政策制定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宁可少出政策也要避免朝令夕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研究员发表了题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演讲,阐述了旧动能与新动能的核心内容以及新旧动能转换的含义,从三个层次、九个方面理解与评价高质量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新兴市场研究院刘清杰博士后围绕中国经济结构变迁与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分享了基于中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主题演讲四:
  东北财经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路易斯维尔大学副教授朝镛发表了题为《ALL-Units Discounts as a Partial Foreclosure Device》的主旨演讲。朝镛教授提出了一个完全信息博弈的经济学模型,深入分析了忠诚折扣是如何成为大企业限制小企业并损害下游买家的工具。复旦大学樊海潮教授作了题为《Quality, Variable Markups, and Welfare: A Quantitative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of Export Prices》的报告。樊海潮教授基于中国企业国际定价行为的三个典型现象构造了数量一般均衡模型,对固定贸易成本和贸易成本对出口价格影响的差异性做出静态比较分析和福利分析。北京大学王勇教授发表了题为《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建模》的主旨演讲。王勇教授指出,新结构经济学与以往强调结构变化研究的重要差别在于,新结构经济学强调要素禀赋差异及其驱动结构变化的机制。他给出了一个新结构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很好范例,对进一步开展新结构经济学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中国发展经济学学者论坛创设的初衷是,推动发展经济学理论研究在中国的发展,用中国的发展实践推进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促进发展理论、政策研究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论坛每年举办一届,旨在为发展经济学领域的优秀成果与前沿研究提供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
  8日下午和9日上午,来自全国各高校及科研机构的60余名经济学者围绕“中国经济结构变迁与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分别在6个平行论坛分会场汇报了自己的学术成果,百余位参会者展开了深入研讨与交流。与会者围绕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问题、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国际贸易问题、财政金融问题、收入分配及相关消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地讨论和交流。站在新时代的起点,近200名参会学者齐聚一堂,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建言献策。首届中国发展经济学学者论坛取得了圆满成功。
  此次论坛举办之际,第七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和第一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青年学者奖颁奖典礼在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盛大举行,同时,经济学院举办了第六届张培刚经济学纪念讲座,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教授作了题为“改革开放四十年与新结构经济学”的主题演讲。此次论坛中,还举办了纪念谭崇台先生逝世一周年专题学术活动。
 
 
  •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 经济研究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京ICP备10211437号
  • 本网所登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本网观点或意见 常年法律顾问:陆康(重光律师事务所)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0577-9154      国内统一刊号 CN11-1081/F       国内邮发代号 2-251        国外代号 M16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100836
  • 电话/传真:010-68034153
  • 本刊微信公众号:erj_we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