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机构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动态
2019中国地区金融风险管理研究高峰论坛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会成功举行
时间:2019-04-07       稿件来源: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2019年3月16日下午,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和复旦大学教育部金融创新研究生开放实验室共同举办的2019中国地区金融风险管理研究高峰论坛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会在复旦大学子彬院205会议室隆重举行。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顾东辉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陈诗一教授,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院长范剑青教授,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副处长葛宏波副研究员,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项目与规划办公室主任肖卫民副研究员,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金清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开大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处处长梁琪教授,南京大学-牛津FDT金融创新研究院院长李心丹教授,辽宁省金融研究中心及辽宁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曲昭光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党委书记刘莉亚教授,济南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原雪梅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陈学彬教授,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教授,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刘红忠教授,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杨长江教授等领导和专家出席论坛并发言。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秘书长张宗新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资产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杨青教授、复旦-斯坦福中国金融科技与安全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庆富教授等来自校内外的50余位专家学者也参加了本次论坛。会场座无虚席,论坛在热烈友好的氛围中拉开帷幕。
    论坛开幕式由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副处长葛宏波副研究员主持。他隆重介绍了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位领导和嘉宾,对他们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宣布论坛正式开幕。
    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顾东辉教授对张金清教授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表示热烈祝贺,并代表复旦大学对莅临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他指出,此次论坛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与学术研讨融为一体,汇聚了金融领域的诸多资深专家学者,报告主题丰富深刻,提供了难得的学术交流机会,必将在讨论中碰撞出宝贵的学术灵感与思维火花,并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陈诗一教授祝贺张金清教授成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并特别对校外专家的莅临和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的工作表示了衷心感谢。他肯定了课题研究内容的紧迫性与现实性以及承担课题专家的专业性与权威性,并预祝项目取得丰硕成果。
    开幕式后,论坛进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报告环节,该环节由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梁琪教授主持。
    项目首席专家张金清教授首先以“中国地区金融风险指数构建与应用”为主题对项目进行了整体报告。他对顾东辉处长和陈诗一书记的鼓励以及与会专家的支持表示了由衷的谢意,并期望各位专家对课题已有进展和未来研究方向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张教授简要介绍了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四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构建中国地区金融风险指数(CRFR指数);二是如何根据CRFR指数构建中国地区金融风险实时预警系统;三是“中美贸易战”和金融进一步开放的不同情景对中国地区金融风险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四是面对中国地区金融风险形势与动态变化以及上述不同情景的挑战,如何防范和化解中国地区金融风险。课题将以上四个基本问题分为五个子课题共十大内容进行研究。随后,张金清教授汇报了项目研究进展,他认为要对我国地区金融风险进行研究,就要首先从总量和结构两个角度把握我国整体的金融风险状况。在总量上,张金清教授基于货币非中性理论和金融周期波动理论,认为金融周期波动是导致经济周期波动进而引发重大系统风险的内在驱动力,因此识别和度量系统风险的前提是识别金融周期波动。他指出,从各国历史经验看,导致金融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是信贷扩张,而这会进一步导致资产价格膨胀,这反过来又会进一步促进信贷扩张,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引起重大金融风险。在此作用机制下,张金清教授给出了衡量信贷扩张和资产价格膨胀的具体测度方法,利用Copula函数建立联合分布并计算相应的VaR值。研究得出以下初步结论:2009-2011年是我国金融风险的累积期,2011年后我国金融风险持续处于高位,2018年有所下降。在结构上,张金清教授基于国家各经济部门的流动性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基于Merton的违约距离指标测算了我国各部门的金融安全距离。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居民部门整体处于安全状态;非金融企业处于违约边界状态,这说明我国企业的盈利模式和业绩持续性存在较大问题;政府部门也接近于违约边界状态,但比非金融企业稍好;金融机构虽然在历史上曾出现过预警,但目前看来较为安全。张金清教授指出,目前研究进展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数据可得性和真实性问题。此外,虽然研究初步结论得出近两年中国整体的金融风险水平有所下降,但其合理性和科学性还需要进一步分析,之后仍有大量的数据搜集和分析工作有待完成。
    接下来,南京大学-牛津FDT金融创新研究院院长李心丹教授以“中国省域和主要城市金融风险形势与动态变化的评估与判断”为主题进行了报告。他首先对张金清教授的课题参与邀请表示了感谢,并肯定了课题目前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他指出,鉴于宏观数据可能存在不可得和不真实的问题,可以考虑基于大数据方法,从微观数据出发,建立社会复杂网络,从而反映各种微观主体在节点的行为特征和连接关系。通过复杂网络方法,可以实时监测各微观主体的运营和风险承担情况,便于开发地方风险智能预警系统,从而落地成为重点系统工程。此外,李心丹教授还认为可以结合各地区金融风险的典型事件进行案例分析,极大丰富课题的实际意义。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刘红忠教授报告的主题是“中国地区金融风险的治理对策:科技监管与差别设计”。他对课题设计提出了两点设想:一方面,要基于历史经验和各地区的经济总量、行业分布、微观个体差异进行风险治理,进行全面风险和差异风险的管理。他以上海的银行在全国各地区分支机构的不良贷款率的巨大差异为例,说明了在研究地区金融风险时考虑地域特征的重要性。同时,刘红忠教授还介绍了对P2P风险爆发机制的研究结论,他认为可以基于模型计算各P2P平台的理论违约概率,从而为设计地区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他指出要进行科技监管,结合前沿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设计并落地地区金融风险实时预警系统。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杨长江教授做了题为“中国地区间价格竞争力与金融风险:基于实际汇率的视角”的报告。他从欧债危机的经验出发,认为欧洲危机爆发与内部实际汇率分化存在密切联系。他对我国各省的研究得出,我国存在“宾大”效应,即物价水平和人均GDP存在正向关系,并发现内部实际汇率高估程度与地方债务/GDP有关,从而提出可以从价格视角切入研究地区金融风险问题。
    最后,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教授做了题为“‘中美贸易战’和金融进一步开放的不同情景对中国地区金融风险形势与动态变化的影响研究”的报告。他从“稳增长”和“防风险”两个角度,对我国地区金融平衡发展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他指出必须认识到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权的体制因素、政策债和地方债规模迅速扩大的金融政策因素以及中美贸易摩擦衍生而来的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对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历史使命形成的挑战。
    随后,与会专家围绕项目首席专家和各子课题负责人的报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项目未来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提出了大量富有见地的真知灼见,为项目的开展带来了诸多启示和灵感。在与会专家学者意犹未尽探讨声中,论坛第一阶段告一段落。
    短暂茶歇之后,论坛进入第二阶段:专家报告与交流环节,此环节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陈学彬教授主持。
    辽宁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曲昭光教授做了题为“从辽宁情况看地区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和路径”的报告。他认为,地区金融风险管理对于中国金融风险管控意义重大,并通过辽宁省各金融机构的风险现状和发生的一些局部挤兑事件介绍了辽宁省当前地区金融系统性风险的严重程度。对于系统性风险的来源,他指出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是辽宁省目前最主要的问题。在辽宁省当前严峻的地区金融风险形势下,他认为地区金融风险防范还是要依赖于长期的经济发展来解决,并指出东北第三轮振兴政策可能给辽宁带来经济增长动能。曲教授的报告激起了与会专家的强烈兴趣,学者们对中国地区金融风险的现状、政策安排与未来发展趋势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并就辽宁省地区金融风险管理案例的措施和研究成果交换了意见。
    随后,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党委书记刘莉亚教授做了题为“到底降了谁的杠杆?论僵尸企业与货币政策”的报告。她概述了报告的背景,即中国的降杠杆政策并未实现原先预期的效果。具体而言,在降杠杆政策的影响下,真正被动降杠杆的是正常的民营企业,而僵尸企业的杠杆并未下降。对于这一现象,她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指出,僵尸企业的存在导致了紧缩性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扭曲,进而影响降杠杆政策的实施效果。针对这一问题,她建议在结构性去杠杆的同时,应该加快处理僵尸企业,妥善解决僵尸企业对宏观政策的扭曲作用。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陈诗一教授报告的题目是“地区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他从绿色金融的角度出发,并结合当前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享了对防范与化解地区金融风险的一些想法。特别地,陈教授的研究借鉴了国际上对绿色金融的评估方法,并结合中国各地区的制度、金融市场化程度以及保障措施三方面,构建了绿色金融评估指数,并给出了各城市群绿色金融发展评价得分。基于这些评分,他指出,绿色金融是一个地区环境绩效和财务绩效的重要纽带,也是各地区在地区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过程中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开大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处处长梁琪教授以“地区金融风险的评估与治理”为主题进行了报告。梁教授主要对项目研究的开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核心建议是,开题报告中所提的研究内容可以在后续的研究进展中考虑进一步聚焦。例如在所研究地区方面的聚焦,如集中于对于省级区域的研究,然后在各方面许可的情况下,再尝试做重点城市和国家重视的区域如长三角,京津冀地区的地区金融风险评估;又如对所研究金融风险的聚焦,具体可以对地区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和风险主体进行探讨;再如对进行风险指数的构建视角与服务对象的聚焦,可以着重考虑所构建出的评估指数为谁所用,是中央、地方政府还是地方企业。
    论坛闭幕式由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党委书记刘莉亚教授主持。
    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和金融研究院院长范剑青教授做了闭幕致辞,他对张金清教授获得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立项表示了热烈祝贺,对于项目的后续研究,他结合当前热门的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指出,对于中国地区金融风险的风险因子识别、风险度量可以结合这些最前沿的技术开展。
    随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陈学彬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他对“2019中国地区金融风险管理研究高峰论坛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会”的圆满召开表示祝贺,并指出课题组对该课题已经完成了研究框架的搭建并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不仅展示了研究的重要性,也展示了研究的思路和方式方法。他指出,与会专家提出的大量意见建议,都将成为课题组的宝贵财富。同时,陈教授也建议课题组在后续研究中可以尝试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更好地弥补统计数据可得性不足的问题,并利用微观数据中有关地区金融风险的一些指标去构建地区金融风险指数。
    最后,在张金清教授动情的致谢后,闭幕式主持人刘莉亚教授宣布“2019中国地区金融风险管理高峰论坛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会”圆满落幕。
  •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 经济研究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京ICP备10211437号
  • 本网所登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本网观点或意见 常年法律顾问:陆康(重光律师事务所)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0577-9154      国内统一刊号 CN11-1081/F       国内邮发代号 2-251        国外代号 M16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100836
  • 电话/传真:010-68034153
  • 本刊微信公众号:erj_weixin